南京消协:2025年8月汽车投诉品牌盘点

发表时间:2025-09-11 14:17

据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汽车消费维权专委会统计,2025年8月份南京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类消费投诉531宗,涉及整车品牌54个,其中乘用车新车消费投诉413宗,二手车消费投诉46宗,汽车后市场消费投诉72宗。

一、投诉内容分析

质量问题投诉177宗,占投诉总量33.4%;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投诉143宗,占投诉总量27.0%;不履行国家规定或与消费者约定的三包义务投诉69宗,占投诉总量13%;预付金侵权投诉49宗,占投诉总量9.2%;产品掺杂掺假、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投诉34宗,占投诉总量6.4%;虚假宣传、欺骗隐瞒车况、不兑现承诺投诉26宗,占投诉总量4.9%;市场调价、乱收费、强制消费投诉18宗,占投诉总量3.4%;其他投诉14宗,占投诉总量2.6%。

核心发现

质量问题重回投诉首位:质量问题投诉占比从7月的26.3%升至33.4%,成为最突出问题,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虚标、车机系统故障,以及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异响、变速箱顿挫等。

合同纠纷占比下降但仍突出: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占比从7月的31.3%降至27.0%,但仍为第二大投诉点,主要涉及提车延迟、配置与约定不符等。

三包义务履行问题持续存在:不履行三包义务投诉占比为13.0%,反映部分车企在售后维修、退换货政策执行上仍有不足。

二、投诉品牌情况

1、品牌投诉量总排行榜:

奔驰28宗,奥迪17宗,特斯拉16宗,长安马自达16宗,理想15宗,吉利14宗,小鹏13宗,宝马12宗,奇瑞11宗,蔚来11宗,比亚迪10宗,小米9宗,极氪8宗,凯迪拉克6宗,上汽大众6宗,长城6宗,捷途6宗,零跑6宗,一汽大众5宗,问界5宗。



数据说明

奔驰投诉量跃居首位,主要集中于质量问题和合同履行纠纷;

奥迪、特斯拉投诉量分列二、三位,质量问题、合同履行纠纷与三包义务履行仍是主要问题;

国产品牌占有投诉量前十名一半的名额,需在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上提升。

2、豪华品牌投诉量排行榜:

奔驰28宗,奥迪17宗,特斯拉16宗,宝马12宗,凯迪拉克6宗,保时捷4宗,沃尔沃4宗,雷克萨斯3宗,捷豹3宗,林肯1宗。


3、合资品牌投诉量排行榜:

长安马自达16宗,上汽大众6宗,一汽大众5宗,一汽丰田4宗,别克3宗,广汽本田2宗,福特1宗,广汽丰田1宗,东风日产1宗,东风本田1宗。

4、国产品牌投诉量排行榜:

理想15宗,吉利14宗,小鹏13宗,奇瑞11宗,蔚来11宗,比亚迪10宗,小米9宗,极氪8宗,零跑6宗,捷途6宗。


三、趋势与建议

(一)突出趋势

1、总投诉量环比显著上升:8月总投诉量较7月增40.8%,反映消费纠纷随市场活动增加而凸显,行业合规性与服务质量面临更大挑战。

2、质量问题反弹严重:质量问题占比回升至33.4%,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池与车机系统问题、传统燃油车核心部件故障成为焦点。

3、合同纠纷略有缓解但仍是重点:合同类投诉占比下降,但绝对数量仍处高位,显示经销商履约管理仍需加强。

4、国产品牌投诉量分布更广:投诉品牌数量增加,反映随着市场占有率提升,国产品牌需全面加强品控与售后服务一致性。

(二)建议

       1、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与企业自律,聚焦电池续航、车机系统稳定性等高发问题,开展专项抽查和内部管控,切实降低产品质量投诉。

       2、强化合同履约全过程监督,明确交付时间、车辆配置与违约责任,整治提车延迟、配置不符等问题,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       3、建立健全三包政策执行通报和规范服务体系,提升维修效率与售后透明度,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增强消费信任。

       4、倡导消费者购车前理性评估车辆实际性能与口碑,签约时仔细确认条款、留存凭证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
       5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,鼓励依法主张三包权益,形成社会共治良好环境。

汽车消费网丨南京汽车消费维权委员会
联系邮箱:997511403@qq.com              联系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澜路99号